- 杜慧;王梦辰;陈敦超;尚劲;刘扬颖秋;王铭义;宋清伟;苗延巍;
目的评估不同标记延迟时间(post labeling delay,PLD)状态下脑血流灌注的差异及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30例,行常规MRI、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TOF-MRA)、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以及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技术(three-dimensional pulsed 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pCASL)(PLD=1.5 s,2.5 s)序列扫描。根据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信号改变分为DWI(+)组和DWI(-)组。2名观察者测量DWI(+)组梗死灶及DWI(-)组责任侧MCA供血区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值、ADC值,低灌注及DWI高信号面积相对值,16例患者具有NIHSS评分。使用ICC检验结果一致性,χ~2检验分析低灌注检出率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CBF值、组内CBF值及面积相对值差异;Pearson及Spearman相关法分析CBF值与ADC值、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2名观察者的测量结果一致性良好(ICC=0.98,P<0.05)。所有患者、DWI(+)组、DWI(-)组CBF_(1.5)值均低于CBF_(2.5)值(t=-7.207,P=0.000;t=-7.071,P=0.000;t=-3.641,P=0.004)。DWI(+)组CBF_(1.5)值、CBF_(2.5)值、ADC值均低于DWI(-)组(t=-8.243,P=0.000;t=-5.536,P=0.000;t=-10.764,P=0.000)。PLD=1.5 s低灌注检出率高于PLD=2.5 s(χ~2=7.239,P=0.007),低灌注面积相对值大于PLD=2.5 s(0.59±0.11,0.21±0.09,t=4.200,P=0.006)。DWI(+)组高信号面积相对值为0.12±0.05,小于PLD=1.5 s低灌注面积相对值,但与PLD=2.5 s时无显著差异(t=4.622,P=0.001;t=2.282,P=0.71)。DWI(+)组CBF_(2.5)值和ADC值呈中度正相关,CBF_(1.5)值和NIHSS评分呈中度负相关(r=0.50,P=0.035;r=-0.55,P=0.028)。结论PLD=1.5 s对低灌注敏感,显示缺血面积较大,与临床状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LD=2.5 s、PLD=1.5 s联合应用能更好地评估侧支循环。
2017年11期 v.8;No.65 801-8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72 ] - 刘娜;李道伟;马强;何丹;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ASL)磁共振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评价急性脑梗死溶栓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急诊溶栓治疗的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溶栓前发病10 h内行常规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3D ASL检查,溶栓后1~7 d复查常规MRI平扫、DWI和3D ASL检查。测量溶栓术前及术后脑梗死区与正常对照区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值。结果 2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DWI检查均可见弥散受限高信号区,表现为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降低;3D ASL检查均发现与临床症状对应的脑组织低灌注区,表现为CBF值降低。ASL显示低灌注区域的体积均较DWI显示范围大。溶栓术后18例低灌注区范围不同程度缩小,2例低灌注区扩大,10例出现局部高灌注改变。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溶栓治疗后多数患者脑灌注情况明显改善,缺血区CBF均与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一项无创性磁共振灌注成像新技术,3D ASL能够显示脑梗死溶栓术后低灌注向高灌注的转换,为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疗效提供重要依据。
2017年11期 v.8;No.65 807-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00 ] - 张国晋;马莉;王丹;张文娟;周俊林;
目的对比分析脑实质间变性室管膜瘤(anaplastic ependymoma)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MRI影像征象的差异,并探究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脑实质间变性室管膜瘤与25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术前MR平扫、增强扫描以及DWI检查的影像学资料,对其MRI影像征象进行对比分析,并测量两组肿瘤实质的平均ADC值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ADC值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25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在DWI上19例呈高或稍高信号,6例呈等低信号,ADC均值为(0.83±0.06)×10~(-3) mm~2/s;18例间变性室管膜瘤在DWI上14例呈高或稍高信号,4例呈等低信号,ADC均值为(1.15±0.12)×10~(-3) mm~2/s,高于前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3,P<0.001)。以ADC值0.96×10~(-3) mm~2/s作为两者的诊断阈值时,ROC曲线下的面积等于0.92±0.04,95%可信区间为0.84~1.00,灵敏度90%,特异度95%,准确度率90%。结论脑实质间变性室管膜瘤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MRI征象存在一定差异,ADC值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2017年11期 v.8;No.65 812-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92 ] - 马伦;白岩;刘太元;马潇越;窦社伟;王梅云;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坏死性脑胶质瘤与脑脓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坏死性脑胶质瘤患者和16例脑脓肿患者,所有患者均在3.0 T磁共振成像仪上进行了常规磁共振成像和SWI,通过是否检出病灶内磁敏感信号(intralesional susceptibility signal,ILSS)来评价SWI对鉴别坏死性脑胶质瘤与脑脓肿的价值。结果 23例坏死性胶质瘤患者中,22例患者检出ILSS(95.7%),16例脑脓肿患者中6例检出ILSS(37.5%),利用ILSS区分坏死性胶质瘤和脑脓肿敏感性96%,特异性63%,坏死性脑胶质瘤患者ILSS检出率显著大于脑脓肿患者(OR=36.67,P=0.002)。结论 SWI在坏死性脑胶质瘤与脑脓肿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2017年11期 v.8;No.65 817-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62 ] - 王勇;张晖;
目的探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中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对均质甲状腺微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提高对均质甲状腺微小结节的影像学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2例均质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共226个病灶进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和DWI检查。将所得全部病灶的影像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均质甲状腺微小结节病灶在DWI检查中,设定不同b值所得出的ADC值有所不同;取b值为300 s/mm~2、500 s/mm~2和800 s/mm~2时,DWI扫描所得出的ADC值良性和恶性结节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b值为0 s/mm~2和1000 s/mm~2时,DWI扫描所得出的ADC值良性和恶性结节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对均质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2017年11期 v.8;No.65 822-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37 ] - 张晖;单春辉;王勇;
目的评估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诊断和预估乳腺癌的早期和晚期复发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且经病理证实的78名乳腺癌患者。比较了早期复发(手术后≤2年)和晚期复发(手术后>2年)患者的MRI特征[包括:背景实质增强(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BPE)]、肿块的增强特征,全乳的血管分布情况,动态增强曲线类型和病变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和临床病理的相关指标。对早期和晚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了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通过MR动态对比增强检查发现,乳腺癌患者的患侧的全乳血管分布增多与早期复发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乳腺中度或明显的BPE和边缘增强与晚期复发有关。在扩散加权成像中,ADC值<1.20×10~(-3) mm~2/s的病变在早期复发病例中的比例明显高于晚期复发(P<0.05)。在临床病理指标中,雌激素受体阴性与早期复发有显著相关性(HR为0.45,95%可信区间为0.26~0.93)。结论患侧的全乳血管分布增多,乳腺中度或显著的实质背景增强和肿块边缘增强可以预估乳腺癌的复发。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检查结合动态增强曲线类型和DWI序列的ADC值可以有效地诊断和预估乳腺癌患者的复发。
2017年11期 v.8;No.65 827-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435 ] - 朱望舒;石思雅;杨绮华;宋超;李勇;
目的通过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与肝脏功能分级及肝脏血清学指标的对照研究,探讨EOB-MRI对于肝脏功能的预测及评估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 Philips 3.0 T磁共振扫描仪行Gd-EOB-DTPA MRI增强扫描共98例,测量、计算得到相对增强率(relative enhancement ratio,rER),并在EOB检查前后1周内行各项血清学检查,计算Child-Pugh分数得到相关分级。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正常组与不同Child-Pugh分级病例组之间rER值的差异性分析,采用直线回归分析进行rER值与各种血清学检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正常组及不同Child-Pugh分级病例组之间rER值具有差异性,P<0.05,正常组与不同Child-Pugh分级病例组的rER值的均数分别为2.281±0.275、2.092±0.474、1.824±0.246、1.711±0.433。不同组之间的两两分析,正常组与Child-Pugh B级、正常组与Child-Pugh C级、Child-Pugh A级与Child-Pugh B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回归分析:rER值与血清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度、血清前白蛋白、胆碱酯酶均具有相关性,P<0.05;其余各项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OB-MRI增强扫描所得的rER值可用于区别不同肝功能程度,且对于轻度及中度肝损害具有鉴别意义;在血清学检查中,与凝血酶原活度和血清前白蛋白最为密切。
2017年11期 v.8;No.65 834-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78 ] - 管枢;朱绍成;张单霞;李超;
目的探讨小视野T2WI对直肠癌T分期的应用价值以及肿瘤体积与其T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搜集经肠镜证实为直肠癌的患者90例,于术前行磁共振常规序列和小视野、薄层T2WI序列扫描,由2名医师同时对其进行T分期,并逐层勾画肿瘤边界,获得每层肿瘤面积,计算并记录肿瘤体积。比较磁共振小视野T2WI对直肠癌T分期与病理T分期的一致性,分析小视野T2WI测得的肿瘤体积与病理T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应用小视野T2WI诊断直肠癌T分期与病理T分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71),诊断准确率为84.44%,其中T1期肿瘤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67%、80.00%、97.65%;T2期分别为88.89%、80.00%、92.31%;T3期分别为86.67%、82.05%、90.20%;T4a期分别为96.67%、95.24%、97.10%。磁共振上测量的肿瘤体积与病理T分期呈中度相关(r=0.657,P<0.05)。结论小视野T2WI在直肠癌T分期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术前肿瘤T分期的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2017年11期 v.8;No.65 839-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23 ]
- 秦粽园;鲍海华;吴有森;张红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睡眠呼吸疾病。由于长期缺氧,OSAHS患者的执行功能、记忆、运动协调、注意力和认知等功能会下降。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对OSAHS患者的脑结构及静息态脑功能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患者的大脑结构及功能有着一定的变化,并且这些大脑的变化和患者的一些认知功能和行为功能的下降有着一定的联系。作者对OSAHS的脑结构及脑功能的变化进行综述,旨在对OSAHS的神经影像学及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所帮助。
2017年11期 v.8;No.65 854-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54 ] - 胡莎莎;陈小莉;刘海峰;殷亮;徐凯;雷军强;
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是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al weight imaging,DWI)基础之上,通过双指数模型得出相关参数,在不使用对比剂的情况下,同时反映组织内水分子自由扩散和微循环血流灌注信息。近年来,IVIM逐渐应用于各系统疾病研究,尤其在脑、肝脏等肿瘤中取得了初步成果,展现出良好的临床价值。作者就IVIM成像原理、肿瘤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2017年11期 v.8;No.65 861-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下载次数:22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98 ] - 马文玲;郭顺林;魏柯香;厍映霞;
近年来各种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不断涌现,其中部分技术已经在临床中应用比较成熟,还有许多技术的应用潜能尚未被发现。目前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人体许多部位都有研究,如脑、乳腺、肾脏、前列腺等,并且有些显示出了重要的临床价值。作者就目前常见的几种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肝脏中的应用现状予以归纳报告。
2017年11期 v.8;No.65 86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8K] [下载次数:25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14 ] - 蔺莉莉;王莉莉;郭顺林;雷军强;
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胃动力紊乱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而胃动力紊乱的主要原因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因此胃动力检测有助于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近几年,MRI新技术和新软件的研发以及随着其在胃肠道疾病诊断方面研究的快速发展,通过使用组织对比剂可获得胃肠道高分辨率图像。目前,大多数研究是在证实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及研发数据处理技术,新软件研发可以克服运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便于诊断评价。MRI检查技术具有无创伤、无电离辐射、多平面成像等优势,广泛适用于需要重复检查的患者。但是,目前该技术仍未能在胃肠道动力评价中广泛应用。该文主要对胃动力不同检查技术进行比较及MRI评价胃动力方面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2017年11期 v.8;No.65 871-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49 ] - 刘梓菀;吕富荣;肖智博;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通过对组织水分子扩散速率及方向进行量化反映组织微观结构,能无创地量化分析活体组织病理改变。当生理、病理条件改变时,DTI参数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提供较常规MR更多的功能信息。DTI是一种可以反映子宫生理变化及病理改变的可靠方法,目前已有DTI对子宫、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研究报道,对疾病的诊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作者就DTI在子宫及子宫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7年11期 v.8;No.65 876-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16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16 ]